科研人员监测到一尾鳤(guǎn),全长40厘米,体重321克。
监测工作人员合影
12月23日,挂靠博鱼·体育的湖南省水生生物资源监测中心沅江澧水监测站科研人员在洞庭湖水系澧水下游津市青龙庙江段监测到一尾鳤(guǎn),全长40 厘米,体重321克。这是继今年7月科研人员在洞庭湖南县茅草街水域监测到2尾鳤后,洞庭湖水系再次监测到鳤。据当地经验丰富的渔民介绍,上一次在澧水见到鳤还是30年前。
鳤,又称鳤鱼,俗称麦秆刁,隶属于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历史上主要分布于长江及其以南的水系。鳤有江河洄游的习性,每年7月至9月进入湖泊育肥,生殖季节又回到江河急流中产卵。鳤曾经是长江流域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由于受过度捕捞、水质污染及水利工程建设等人为干扰的影响,其资源量严重萎缩,在多个历史分布区绝迹,2016年被列入《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为极度濒危物种。鳤也是湖南省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
参加本次监测工作的博鱼·体育生环学院刘良国、宋波澜、谢晓三位老师以及欧阳豪杰、苏健两位学生对鳤的发现感到十分高兴,他们表示极度濒危物种鳤的频频复现,说明在国家“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大背景下,洞庭湖水系水域生态环境和水质条件改善明显。特别是随着长江十年禁渔工作的推进,濒危鱼类种群开始出现恢复的迹象,这都显示禁捕成效明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